在长达多半年的预热之后,7月24日,日本国民级杂货店Loft中国首店正式在上海美罗城开业,至此魔都又多了一个值得打卡的地点。
开业前的造势让人们产生了很高的期待却在亲临现场后落空,较高的定价和并不独特的商品真的适合中国市场吗?
另一个在近期有大动作的国际家居品牌Ikea则在静安寺开出全球首家Ikea City,这是该业态形式的首次亮相,与现有的标准店相比,城市店更靠近市中心。通过线上小程序商城配合线下体验,打造集购物、休闲、社交为一体的家居零售新体验。此外宜家上海静安城市店还开设了智能家居和静安老洋房特色的展示。目前,宜家这次针对中国市场的创新也为自己带来了不错的口碑。
这两个品牌在中国开设新店铺时的不同选择,哪一种会走得更远?可能仍需时间的考量。
近年来,国际大牌纷纷入驻中国,线上入驻天猫淘宝,线下开店。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潜能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然而“水土不服”的现实问题却成为了在华市场扩张和发展的“拦路虎”。
MUJI无印良品诞生于1980年,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停滞下行,泡沫经济下的日本人对奢侈品牌依然充满迷恋,但开始期待更物美价廉的品牌出现。
“无印良品”的理念与当时日本消费者追求优质低价产品的需求不谋而合,因此无印良品的定位在日本本土一直便是大众化品牌。
但它在中国则是定位“高端”品牌,偏高的价格也将一大批消费者拒之门外。在日本,无印良品随处可见:便利店、地铁小店甚至是街边的自动贩卖机,而在中国,无印良品却只出现在一线城市高端商场之中。
但高价格的产品却没有与之相符的高品质。2019年1月15日,无印良品的一款产地为马来西亚的榛子燕麦饼干里含有具有较高含量的有毒致癌物质;2019年2月22日,“天然水”,检测结果显示潜在致癌物溴酸盐超标。
消费者对无印良品逐渐失去信心时,本土品牌名创优品、淘宝心选、网易严选、小米优品以及国内快消品牌的崛起,让新中产不再“标配”无印良品,小资阶层有了更多的选择,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的路将走得越发艰难。
Costco是一家基于供应链运营的优秀的综合服务商,单个SKU进货量巨大,在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对整条供应链拥有绝对控制权。Costco所擅长的是在线下做供应链管理,美国电商和配送的不发达造就了Costco,但这在中国却不一定适用。
本次Costco进入大陆的部分商品供应来自中国台湾,由顺丰进行台湾-大陆干线+清关+派送的物流服务。这限制了商品种类,降低了效率。反观国内电商,“天猫半日达”、“盒马鲜生同城送”等高效便捷的配送方式比比皆是,Costco的优秀供应链在这种大环境下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此外,还未吃透乡土人情也是Costco面临的另一大痛点。Costco是典型为中产阶级重品牌、囤积非生存类货而打造的会员制模式,而国人更关心的是“新鲜”和“性价比”,南方阿姨们买一根香菜的需求,可能Costco不好理解。
作为全球分享经济的代表,Airbnb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也不是那么好走。
早在2016年就有媒体指出,估计Airbnb在中国的房源数量3万多间,这一数据相较中国本土企业相差甚远。在中国本土企业中,途家以42万套房源位居第一,覆盖国内329个目的地和海外1085个目的地,蚂蚁短租以30万套居第二位。近年来,本土短租平台凭借着自然优势快速增加房源,相关app竞品分析报告也纷纷表示本土短租平台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除了本土企业的强大竞争力,中国市场的政策壁垒也是一大难题。不同于美国市场,目前虽然国家曾经鼓励度假租赁的发展,但是并未完全规范这一市场,比如对接安全系统、短租税收等,在这些政策都不明朗的情况下,短租企业尤其是境外短租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有所限制。
归根结底,造成企业驻华水土不服的原因是缺乏对中国市场和政策全面系统的了解,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合作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2020年7月20日,XNode作为新加坡全球创新联盟(Global Innovation Alliance)的合作伙伴,携手新加坡企业发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开启新一轮新加坡跨境创业加速项目,一起开启新冠疫情后,对科技创新、商业变革的全新探索。
在2019年,XNode 成功帮助8家新加坡企业实现跨境加速、组织中新企业对接活动、带领中国企业出海参与新加坡SFF x SWITCH大会,各方收获颇丰。
今年也将继续创新前进的脚步,本次新加坡跨境创业加速项目共有8家初创企业参与,行业领域包括医疗科技、营销创新、航海科技、新材料等领域。XNode将与这8家企业一起探索中国市场蕴藏的商机,帮助初创企业建立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网,促成商业合作。一起探讨在中国市场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阻碍,用创新的力量解决可能面临的“水土不服”。
一起乘风破浪,加速前行。
Demo-Day | GIA Acceleration Programme 新加坡跨境创业路演日 [了解详情]
“本地化”并不仅仅是雇佣本地员工和确保网站及产品信息的翻译通顺,深入了解用户心理、调整产品逻辑、甚至迭代现有的商业模式都是在进入新市场时需要全盘考虑的因素。中国的市场很大,但并不代表海外企业能分一杯羹。如何能让跨境业务拓展与本土具有长期市场洞察的企业相比仍有竞争力,是所有出海企业都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