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中国校友聚会&上海设计社群活动现场内容回顾。)
我觉得可持续是一种价值的认同,是给予品牌的一个赋能。消费者在不断变化,现在很多人提到的 Gen Z(Z世代)会更关注自己的个性化和价值取向。不只看品牌代表什么,而是自己想要什么。可持续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价值取向,但有其品质设计上的门槛,才能成为消费者可以选择的一种方式。对于品牌而言,你能够获得消费者的价值认同,则赢得了他们最高的忠诚度。
我们提出共创的概念,是希望设计师与前端产业链可以走得更近。可持续时尚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商业趋势,消费者(特别是在后疫情期时代)对于产品的安全性与绿色性要求越来越高,市场需求是这个导向,设计师也会向这个方向走。我们作为平台,一直在探索如何赋能设计师创造出可持续的产品,希望未来环保与绿色,成为设计开发时的一个基本,是自然的消费习惯。在品牌价值上,让可持续时尚成为产品的一个基本要素,而不再是追求的目标。
我觉得首先是要做出好看的产品,让大家喜欢,其次它是可持续的。可持续不能是强人所难,应该是顺其自然而后成为一个优势。虽然我们的品牌现在定义为可持续设计师品牌,但再往后,它就是一个设计师品牌,可持续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接触过服装、汽车、美妆等不同品牌,他们都很关注可持续。这几年可持续会是品牌的一个重要核心。无论你怎样做,至少要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供应链的角度,这一次可持续发展年,让供应链里的很多新材料可以品牌化。就像我们买电脑会看用了哪家的芯片,供应链上游的材料其实也可以做成品牌。
谈到重塑,不得不提疫情。疫情之后以大的内循环为主,内外双循环互补,从开发、生产到消费,大部分的资源和产业都聚焦在国内。好的消费和资源(生产、材料、市场等)都摆在设计师面前,就看各位如何能够把这些有效资源整合,为你的品牌价值赋能,找到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进一步的形成商业化发展。设计师不仅仅是卖一个创意,要懂商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资源,可以成为非常好的商业助力。我们做“有料SPACE”也是为了把整个前端的产业链、材料端、生产端,赋能给设计师,让产品真正的商业落地,让可持续时尚在最短的时间里普罗大众。消费者的意识和设计师的意识,能够同步到产业端,我觉得这个同步就是改变整个链条的一个趋势。
从供应链的角度看是一个洗牌。有技术与能力的工厂,在可持续这个新浪潮里会有更好的发展。比如中国的汽车供应链,在回收、循环等方面都很强,但是西方媒体不了解,也不去讲中国这个循环。这反而让很多中国的企业(包括初创企业),有机会带他们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出海,去跟国外的一些传统材料和服饰拼一下。
时尚产业是仅次于石化行业污染最厉害的。全球每年有1,500亿件衣服被浪费,其中2,600万件在中国。之前我们跟一些设计师交流时,他们提到一是不知道应该生产多少,所以只能生产少,二是不清楚去哪里找到好的制版师傅、工厂等,带来很多的局限与成本累加。成本高之余,不知道产品的最终需求跟生产量是否匹配,最后生产出来的,有可能变成每年的浪费。另外也有一个效应理论,有些品牌认为把价格订得越高,销量会越好,最后实际导致每年需要销毁库存。对时尚或设计行业而言,现在是个让我们反思的好时机,从研发设计、供应链到消费者的关系闭环里,可以重新思考哪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有怎样价值链的成熟?
现在大家做的很多应对,比如回收再利用,其实是最后的环节,因为已经生产出了产品。那么再前置,原料的研究、科技的创新,是否能促使大家去买能用得更长久的东西?有没有可能再前置一步到人的需求?我们能知道人的需求是什么,然后生产出他需要的东西,并且按照具体的需求量来生产。从设计到销售的闭环中,有很多要素可以重新组合。创新,也可以是在原有的要素基础上重新组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造出新的东西来满足大家的需求。
我们开展会就是为了以销定产。设计师本身有开发的成本,再让他们先行支付生产的费用难度很大。而设计出来的产品,花了一笔钱生产,如果变成库存又不能销毁,非常的浪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化,现在的工厂非常数字化,跟电商合作也多,后台的数据分析、AI 人工智能的运用、数字化的管理,可以减少之前提到的一些顾虑。但是有些信息是断层的,工厂和企业走在了前面,设计师却不了解很多信息。所以我们作为平台和传播方,一直在挖掘好的企业、好的材料,最大程度地用上海时装周这个平台,将企业端、产业链端、设计师端都链接起来,从而减少浪费。
关于限定,之前也有人问我作为一个设计师,可持续会不会让你在做品牌或设计时有所限制。其实设计是个很宽范的词汇,对我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限制,可能无法聚焦到解决某些切实需要被解决的问题。艺术是提出问题,设计是解决问题。做服装品牌有艺术的部分,但也要考虑如何让大家有更多可持续选择的同时,又能体现设计师自己的想法。我坚信可持续一定是最终大家会走向的目标,条条大道通罗马,可持续是一条看起来很难很陡,但是真正直线往上的路。
要不断去创新,敢试错。可持续没有终点,解决了一个问题,可能又有新的问题待解决。同时多去看一看,在中国你有很好的机会去接触供应链,从最前端到最接近品牌的地方。
需要有一个板块,讲材料端和设计如何更好的结合。如何通过不同的花形设计、颜色选择、拓形改变、工艺设计等,让材料看起来焕然一新。我觉得设计能让材料重新发挥价值。
也许可以做一个项目或新的平台,将碎片化的信息高效整合起来,让同学们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找到实用的材料和资讯。比如,你想要开发一个新的可持续性的产品,需要知道哪些材料是成熟的,可以大批量生产且市场化推广,有没有数据的支持,未来哪些买家、买手店、店铺,可能专门去销售这类产品......
我觉得要学最基础和最基本功的东西,而材料非常接近自然。材料的创新,与未来、自然、人类生存的环境本身等紧密结合。Sustainability,可持续定义里有三个关键词(Economic,Environmental,Social),即对经济成长性、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对人的影响。所以我们怎么用材料,通过设计变成产品,成为一个可盈利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可持续并不是一味地环保、节省或节能,而是为未来创造价值,且这个价值不影响你未来的增长。
感谢嘉宾们的精彩分享,Vincent 专长于供应链管理,丹琪是品牌创始人,Jane 的团队搭建平台,以接近市场的角度去探讨可持续的价值,Carol 与新天地,无限接近消费者,打造了一个可持续的空间。嘉宾们从不同的维度,探讨他们如何理解可持续为品牌带来的价值。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于时尚产品的需求,与设计师或供应链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如果有冲突,我们该如何解决。嘉宾们讨论了很多在各个链条环节上的创新和重新思考,可以说是为了避免这样的冲突,将大家引导到一种更和谐的轨道上。
可持续(Sustainability)是一个很大范畴,有更多东西值得探讨,例如年轻的设计师如何能够把他的品牌建起来、活下去、长成熟,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可持续的概念,如何能够持续自己造血,从初创,到成熟,最终成为一个知名的品牌。可持续是一个长线的讨论,今天只是一个开头,我们希望能够像上海时装周一样,常办常新,常聊常青,每个人都能够从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价值贡献到这个话题里,并且带动行为。
今晚圆桌讨论的话题 "可持续发展与设计 "是Parsons和The New School的重要主题。设计师和设计企业的领导者越来越关注环保导向的材料、供应链、生产方法、包装和营销。利用专业知识、技能和信念来解决我们这个时代最紧迫复杂的问题,是我们教育使命的一部分。